|
|
|
|

悠悠华夏,文化长存。生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吟诗作赋是被刻在骨子里的。除了喜欢在文章中引用古今名句,在生活中也常常出口成章,常用成语或诗句来表达感情。遗憾的是,现如今我们常用的诗句,很多都与古诗原意有所偏离。你,真的表达对了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误用:经常被用来形容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正解:是唐代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 为”是修习,修炼的意思;天诛地灭,是并列结构,就是天地诛灭的意思。
讲通俗一点就是: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啊!
误用:经常被很多人解释为: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那么老天都会诛杀他。
正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为己”的“己”,与我们一般人理解的私利并不相同涵义。非但名利不是“己”,连妻子、家庭也不是“己”。显然,我们理解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恰恰是它的对立义。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自古多情空余恨”出自清朝文人史清溪所作的佚名诗。全句为:“自古多情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全句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误用:经常被用来绝交、失恋放狠话。
正解:这是句“合成诗”,大家没事别瞎自创诗句。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原意为:器量小者不是君子,没有度量的人,不能成为丈夫。
“度”就是度量,气度。
误用:经常被错读成“无毒不丈夫”,形容人心狠毒辣。
正解:“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培养人们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不要随便扭曲谚语原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