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 璞玉试锋芒,课堂蕴芬芳
——2024年秋第十七周陈埭民族中学初中语文公开课活动报道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2024年12月25日上午,初中语文组谢丽娟老师在C一9班开展汇报课。初中语文组教研组长陈顺荣老师、指导教师王振雄老师及初中语文组成员深入课堂,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课堂教学细节,从专业视角对课堂进行了问诊把脉,精准指导。
本节课的内容为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诫子书》。在课堂伊始,谢老师紧扣新课标及单元目标要求,通过对联猜人名,设疑激趣,创设情境,在父亲身份的代入中体会到诸葛亮的谆谆诫子意,殷殷慈父情。并在“四读”中读准字音、节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翻译理解课文大意,体会劝勉、告诫之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学案、小组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了学生自学、互助合作、展示点评、当堂检测等环节,利用问题串激趣,注重师生互动,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精彩课堂结束后,谢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过程、课堂生成和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一次执教,就是一次成长;一次反思,就是一次进步。专业指导促进步,虚心学习有收获。课后,听课教师们积极讨论本节课,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课堂观察和见解,助力新入职老师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教研组长陈顺荣老师认为,本堂课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层次分明。同时,结合导学案及课后习题,注重文言字词的积累、名言警句的识记。符合新课标要求,并紧扣单元目标和文本的任务要求,把握内在联系,深入浅出,较好地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也较好落实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指导教师王振雄老师认为,本堂公开课能根据古代书信的特点来授课,课件制作精致,教学目的明确,能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并能让学生多次诵读课文来把握文章主题。能利用“和助五学”的教学法,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谢丽娟老师表示,本次视导听课让她收获颇丰。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不仅激发了她的灵感,也为新入职教师指明了职业发展的方向。她深刻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借鉴他人经验的价值,这将对她未来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