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新学期,共谋新作为
——高中数学组召开新学期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研讨会
2025年秋学期伊始,陈埭民族中学高中数学组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工作会议。本次会议以“深耕核心素养,点亮思维火花”为主题,聚焦学科建设与课堂重构三年规划方案的解读与实施路径,旨在推动高中数学教育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的深刻转变。会议明确了未来三年数学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符合校情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将数学教学从“解题”向“育智”升级。
一、活动背景:教育帮扶引领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建立在今年5月泉州五中与陈埭民族中学联合教研的基础上。当时泉州五中名师团队通过示范课展示、互动研讨为载体,深度践行“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帮扶原则,为我校数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数学组在此前已开始探索课堂重构之路。2025年4月,在内坑中学谢金辉老师主办的《棱柱,棱锥,棱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开课中,学校就开始尝试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GGB软件展示几何图形的三维模型,使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二、三年规划解读:从知识导向到素养导向
教研组长吴资凯老师在会上详细解读了《高中数学学科建设与课堂重构三年规划方案》。该方案基于学校整体的课程建设三年规划框架制定,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规划方案包含三大核心目标:一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是推动课程创新: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年度实施计划: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根据规划,数学学科建设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年(2025-2026):基础建设阶段。重点推进课程设置优化和教学方法改进,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建立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第二年(2026-2027):实践深化阶段。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推广探索式学习和项目制学习,持续推进师资培训和发展。第三年(2027-2028):融合提升阶段。深化课程创新和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持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
三、课堂重构策略:聚焦思维品质培养
本次教研活动重点讨论了课堂重构的五大实施策略:
1.探索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学组计划引入项目制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
2.多元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座、小组讨论、实验、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特别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
3.思维品质培养。吴资凯组长在《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思维品质》专题讲座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五大思维品质: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和严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几何体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个性化教学指导。建立个性化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指定一名导师,负责对其进行全程辅导和指导。导师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职业规划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5.实践教学强化。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四、评价体系改革:多元评价,注重过程
规划方案对评价体系也提出了改革方向:一是建立多元化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要引入项目作业、实践考核等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养。二是注重过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是提供个性化反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五、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
规划方案强调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建立职业发展机制,为教师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
六、预期成果:从教学质量到学生发展的全面提升
通过三年规划的实施,数学组预期将实现以下目标: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提供更多专业发展机会;校园环境和管理服务提升,学生满意度显著提升。
教务处罗典成主任在活动总结中强调,教学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过程。他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把思维品质培养融入每一堂课,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
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为陈埭民族中学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绘制了清晰路线图。未来三年,学校将依托“学科建设与课堂重构三年规划”,打造具有民族中学特色的数学教育模式——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随着规划方案的逐步落地,陈埭民族中学高中数学教育将朝着“深耕核心素养,点亮思维火花”的目标稳步前进,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和文字:高中数学教研组
一审:教研组组长
二审:温博
三审:莫洪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