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原始人》 作者:何叶紫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时间:2020年 索书号:N49/1391 |
作者简介
何叶紫,籍贯四川巴中,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和硕士,曾在巴莱克银行和长江商学院工作。学习跨界,工作跨行,追求诗词引路,历史登堂。目前正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交汇处乐此不疲、野蛮生长,以求纵观历史、通揽八方。
内容简介
为什么所有能直立行走的人科动物中,现如今只有智人一种存在?又为什么偏偏是人类,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我们的基因密码中,承载着先祖们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说进化是一场由自然设定的游戏,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崛起于百兽之中的?从非洲大陆上待宰羔羊般的青铜玩家升级为主宰地球的玩家,他们究竟配备了什么硬核技能?又加持了哪些不错外挂?
全书旁征博引国内外大量前沿的研究资料,妙趣横生地为读者勾勒人类进化的五个重要阶段,带领读者走进考古学界各项发现、假说和证据,追寻岁月长河里人类交错弥长的根。作者逻辑严谨,语言幽默,将复杂的生物学、医学、地理、考古等多学科的知识用通俗有趣的方式讲解,生动再现700万年间人类进化过程中,那些独领风骚、不可思议的硬核过往,挖掘人类万千智慧的真正来源,一本书告诉你,人类能够在万千生物中脱颖而出的真正原因。
《幸好,书店还在》 作者:薛原 西海固编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时间:2021年 索书号: I14/695 |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乔治·奥威尔、“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个人专栏之父”尤金·菲尔德等等14位名作家的书店记忆,一个个离奇故事,一幅幅精彩画面,令人恍若亲自走进一家书店,与爱书人一起交谈! 著名翻译家傅雷等精心翻译! 书店,摆放的是一排排的图书,承载的是读书人的记忆,讲述的是读者、作家与出版商之间奇妙的关系。
内容简介
《幸好,书店还在》精选海明威、乔治·奥威尔、尤金·菲尔德、阿道斯•赫胥黎、巴尔扎克等14位作家的15篇有关书店的文章。海明威的《莎士比亚公司》以一个落魄作家身份记述了他与莎士比亚书店的故事,乔治·奥威尔在《书店回忆》中讲述了他在一家旧书店里当兼职店员的经历,圭多·布鲁诺的《纽约的书店》讲述了纽约形形色色的书店与书店老板的故事……一个个离奇故事,一幅幅精彩画面,令人恍若亲自走进一家书店,与爱书人一起交谈。书店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记忆,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爱书人与图书之间的感人故事。
《故宫宴》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时间:2020年 索书号:TS97/87 |
编辑推荐
以古代荐新食材为线索,用饮食打开神秘的清代宫廷文化。
用膳底档和史料告诉大家:“满汉全席”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而是后人虚构的;康熙竟然是清代的袁隆平;乾隆60岁前没办过生日;传说中的慈禧108道菜是子虚乌有;溥仪在紫禁城已经开始叫外卖;皇帝宴请大臣,得大臣按照品级AA制;清代就有了“光盘行动”
宫斗是从吃什么开始的……
一边看着文字津津有味地品读,一边可以按照书中菜谱制作品尝宫廷御膳。
内容简介
食紫禁城人间烟火,品大故宫人间百味。《故宫宴》由故宫研究员、前宫廷部副主任苑洪琪和中国厨王顾玉亮共同完成。以清代宫廷荐新食材为线,以《膳底档》记载美食为案,以清代宫廷饮食习惯为味,80余篇鲜为人知的御膳重构档案,80道尘封已久的皇家复原美食,唤醒“紫禁城600年”的文化记忆。
打开《故宫宴》看康乾盛世、嫔妃喜乐;看宴会庆典、清宫正礼;看饮食变迁、民俗习惯;看真实历史、文脉传承。
故宫宴,另一部故宫史。
《不完美接触》 作者:刘慈欣等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0年 索书号:I247.7/198 |
内容简介
本册以人类与未知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为主题。关于飞碟和外星人,人类曾展开过无限遐想。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是否存在人类之外的文明?外星文明是否已来过地球?当人类与这种假想中的文明相遇,又会产生怎样的故事?是像科幻作家刘慈欣那样形成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的碾压?还是如文了笔下,更高级文明本应该有更高的觉悟?或者像李卿之所描绘的那样,低级文明同样有能力对抗高级文明的打压?在《不完美接触中》,不同作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展望。
作者简介
刘慈欣:男,1963生,1985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得主,雨果奖得主,代表作《三体》《球状闪电》《微纪元》《朝闻道》《中国太阳》《全频带阻塞干扰》等。2019年刘慈欣作品改编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上映。
《给青年编剧的信》 作者:宋方金著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索书号:I106/191 |
作者简介
宋方金,编剧,作家,诗人。生于鲁,居于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决胜》《手机》《家是一座城》等;电影《飞》《温凉珠》《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等;长篇小说《清明上河图》《逃离无名岛》等。在部分艺术院校开设有编剧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守口如瓶”系列演讲引发如潮回响;被圈内人誉为“组字高手,造句奇人,思维怪才”。
内容简介
《给青年编剧的信》揭示故事行业的一切。
编剧宋方金在信中谈及了一个青年编剧可能面临的行业规则、权利之争、市场压力和创作困境等。他结合自身经历和大量生动的内幕故事,给出了一份关于这门手艺、这个行业最深情坦诚的答卷。
诚恳生活,大胆写作。归根结底,我们都是故事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