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共赢,教学互研共进”
----2025年春季第13周陈红平老师公开课活动报道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加强对历史新课标新理念与新导向的学习,促进“和助五学”模式促“深度学习”、“和融教育”策略的实践与研究,2025年5月14日上午,我校历史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陈红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红平老师公开课的内容是“辽夏宋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繁荣,大大超过了前代,由此极大地推动了中外物质、科技文化的交流。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鉴。
本课通过解读课标和重难点,确立了“交流互鉴共赢”的主题,主题鲜明,立意高。通过“发达的中外交通”一目来引导学生了解“交流的方式”;通过“繁荣的海外贸易”和“密切的中外交往”两目引导学生掌握“交流的内容”、体会辽夏宋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产生互鉴共赢的作用。
本节课立足课标、课本,充分利用书本的文字、图片、地图、“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等,不额外增加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压力。同时依据学生实际和学力,针对初一学生相对比较活跃的情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发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听、说、读、写、看、讨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真听、大胆说、大声读、仔细记,让学生做到真正地参与课堂,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活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课后,老师们就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创设更优化的学生活动等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分享、碰撞、学习,才能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图片:历史组
文字: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