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深度复习,质量分析助力中考
——晋江市2024年春初中化学市级研训暨协作组活动
2024年5月24日,连日的阴雨天气阻挡不了校内外老师们的热情,2024年春初中化学市级研训暨协作组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展开,校内外近100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第2节和第3节,老师们在为新楼五楼录播室先后观摩了我校蔡庆钰老师和子江中学的吴思莹老师的公开课,两位老师的课题分别是《气压奇遇记》和《由“李”说理》,这两节课都是基于创设情境的深度复习课,也是关于跨学科教学的融合课。
首先,蔡老师创设了“遇气压”的情境引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科技节前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并改进了三种类型的小火箭:“空气火箭”、“气泡火箭”和“酒精火箭”。接着,蔡老师引导同学们用空气挂钩模拟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了大气压强的魅力,并通过三个方案分组探究了在密闭空间内影响气压的三个因素(“探压变”):体积变化、气体增减和温度升降。做完实验后,同学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通过视频认真分析了“纯碱与稀盐酸反应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瓶内气压的变化”。紧接着,蔡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构建了一个知识模型——“密闭→压变→压差→形变”,然后用它来解决一系列化学问题(“用压差”):证明NaOH能与CO2反应、制取并收集CO2等气体、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倒吸保护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分析完几个问题后,蔡老师用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实验室通过加热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制取氯化氢气体)对同学们进行当堂检测和评价。最后,蔡老师通过分析课前扫码答题的几个题目的答题情况,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整个课堂充满趣味、热情和亮点,实验探究精彩纷呈,师生互动极其热烈,“遇气压”、“探压变”和“用压差”三个任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最后通过评价与检测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学生学习效果甚佳。蔡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对实验的改进、视频的录制与剪辑、动态图片的展示、自制教学助手小程序的运用(随机点名和随机挑战等),以及运用“问卷星”小程序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等。
子江中学吴思莹老师的课题和教学设计都十分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她围绕“识李之味”→“析李成份”→“探李成长”→“品李之道”四个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吴老师先由时令水果——李子的“酸味”引入课题,并设问:“酸味=酸性吗?在实验室中如何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即pH值)?” 她引导学生思考了几个问题:①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检测溶液的酸碱度?②为什么不直接用pH试纸?③如何排除溶液颜色的干扰?④是否有更准确的方法?接着,她播放了一段录制的视频,某位同学将李子放进榨汁机中榨汁并过滤,得到浅黄色的李子汁,再用pH计测定李子汁的pH值为3.3,得出李子汁呈酸性的结论。紧接着,吴老师用H3Ci代表李子中所含的一种酸(柠檬酸)的化学式,引导学生回顾酸的性质和用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吴老师告诉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李子树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紧接着探讨了几个问题:①识土壤、②辨土壤、③探土壤(分组探究实验)、④改土壤、⑤巧施肥。最后,吴老师带领大家进入“品李之道”的环节,让大家了解了李子的功效和禁忌,甚是贴心。
上午第四节,在进修学校施凤鹤老师的主持下,老师们在正德楼第二报告厅进行评课。首先,由我们邹副校长致辞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并介绍了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欢迎各校学子报考我们学校。接着,各校教师代表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点,并留下宝贵的建议。最后,施老师对老师们的点评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蔡老师的课堂饱满紧凑,但内容较多,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吴老师的课堂构思新颖但不够完整,可以再优化设计,把酸碱盐的知识点充分展现出来。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12:30,老师们在正德楼二楼书吧享受了一顿美味的午餐。经过短暂的休息后,老师们回到第二报告厅听取我校李联仁老师的报告——《2024年泉州初中化学质检二质量分析与备考策略》。首先,李老师分析了本次考试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并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逐步的详细的分析,包括学生答题时主要存在的问题、典型错误案例(答题卡截图)、解决问题的对策及今后教学建议。
李老师为我们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比如:①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与强化训练;②规范Z等字母的书写;③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进行标注;④先通读一遍再二次细读与分析;⑤加强图标、图像、装置图等信息的获取和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与提升;⑥设计实验与探究的复习专题;⑦进行分类练习并强化思维方法的训练;⑧规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⑨纠正学成存在的一些典型错误等。
最后,施老师又分析了泉州二检中的一些关键数据,并提出复习教学建议:合理阶段规划,做到心中有纲;回归教学本源,厘清问题本质。精编精讲习题,促复习针对性;重视实验教学,突破思维障碍。规范答题行为,避免低级失误。至此,本活动圆满结束了。
图文:化学组
一审:张文哲
二审:莫洪君
三审:邹文耀